相交貴在心相知
——管理員
中共湖北省委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工作部 http://www.m.cxjrgg.net/ 2016-11-17 10:32:39 【閱讀 】
毛澤東重托黃炎培的一件事
抗戰(zhàn)以來,長年埋頭教育的黃炎培與共產(chǎn)黨人結(jié)識結(jié)交,在《延安歸來》一書中對中共予以高度評價。1947年,黃炎培拒不參加偽國大,激怒了國民黨當局。張冶中將軍托人來告訴黃炎培,當局已把他列為黑名單之首。黃炎培偕妻子姚維鈞躲避在浦東南匯,隱居鄉(xiāng)間。接到黨中央北上的邀請后,在地下黨和老友王良仲的安排下,黃炎培夫婦由香港乘船赴天津,并于1949年3月25日抵達北京。當晚,毛澤東設宴邀請黃炎培夫婦。
一見面,毛澤東就叫出姚維鈞的名字,黃炎培夫婦十分驚訝。毛澤東講在重慶多次會晤黃炎培,有時姚維鈞陪同。此次見面毛澤東和黃炎培對座,周恩來坐在對面。3月25日夜毛澤東召集眾人談話,講對時局的看法,停戰(zhàn)、和談、渡江諸問題都涉及到了,26日則是先聽黃炎培談。黃炎培暢敘從重慶一別后他對內(nèi)戰(zhàn)、對時局的看法,講到國共和談破裂,中共代表團撤離南京前夕,他與周恩來在密室長談之后,已相信共產(chǎn)黨勝券在握,因為對方已“失盡民心”。毛澤東聽到黃炎培的話后,把話鋒轉(zhuǎn)到解放后。黃炎培就向毛澤東匯報1945年創(chuàng)建民建的過程,毛澤東聽了極為欣賞,強調(diào)民建要以民營實業(yè)家為主,以推動民營經(jīng)濟為主要工作,請黃炎培做將建立的新中國民營經(jīng)濟的牽頭人,一方面向共產(chǎn)黨反映民營實業(yè)家的要求,另一方面向民營實業(yè)家傳遞共產(chǎn)黨的聲音。毛澤東再三強調(diào),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對待民營經(jīng)濟將不同于蘇聯(lián),不能用斯大林“趕盡殺絕”的做法,相反要予以利用和發(fā)展。共產(chǎn)黨將實行的經(jīng)濟政策可以概括為“四面八方”。什么叫四面八方”?“四面”即公私、勞資、城鄉(xiāng)、內(nèi)外。其中每一面都包括兩方,所以合起來就是“四面八方”,即實行“公私兼顧、勞資兩利、城鄉(xiāng)互助、內(nèi)外交流”的政策。他再三強調(diào)對民營經(jīng)濟的政策是“公私兼顧、勞資兩利”。他希望黃炎培迅速地利用自己的影響,向外界傳遞這一精神。對于毛澤東的這一重托,黃炎培是有準備的。雖然他本人長年從事教育,然而與經(jīng)濟界關系極為密切。一方面他從事的職業(yè)教育為實業(yè)界提供人才,另一方面他自己對經(jīng)濟界也不陌生。毛澤東對新中國民營經(jīng)濟樂觀前景的描述感動了黃炎培,黃炎培當場接受了毛澤東重托。最后兩人商定,黃炎培向上海、香港、新加坡的工商界拍去3份電報。第二天,黃炎培把幾份草擬好的電報交給李維漢代發(fā)。期間,黃炎培還曾多次應邀與毛澤東商議。
新中國成立后,黃炎培擔任政務院副總理兼輕工業(yè)部部長。他全力以赴地努力工作,為新中國的建設殫精竭慮,貢獻了自己的畢生精力。
周恩來一幅畫爭取黃炎培
1938年,戰(zhàn)時的重慶物力雖然艱難,但文化生活卻十分豐富,文藝家們常常舉辦專場演出或個人作品展覽。沈鈞儒是國民參政會第二屆參政員。他的三兒子沈叔羊在夫子池的“新生活運動委員會”展覽館舉辦了個人畫展。其中一幅畫取名為《歲朝圖》,畫中有臘梅、天竺子、花生、黃豆芽,還有一瓶茅臺酒。
時任中華職業(yè)教育社的負責人黃炎培,與沈鈞儒是江蘇同鄉(xiāng),更是志同道合者。好朋友的兒子辦畫展,他當然要去參觀。他在《歲朝圖》上看到茅臺酒,回想起早年上海報紙報道過紅軍長征過貴州占領茅臺鎮(zhèn),戰(zhàn)士們在酒池邊以酒療傷的故事,就對沈叔羊說:“叔羊啊,我想在你的畫上題寫一首詩,你同意不同意?。?rdquo;,沈叔羊當即欣然答應。黃炎培思索片刻,提筆寫下一首七絕:“喧傳有人過茅臺,釀酒池中洗腳來,是真是假我不管,天寒且飲兩三杯。”
中共南方局也十分重視重慶文藝界的動向,工作人員去看沈叔羊的畫展,回來便向周恩來匯報。周恩來聽到立即指示工作人員,帶錢去買下這幅畫。其時南方局經(jīng)費拮據(jù),花錢去買一位小畫家的作品,大家都不理解。周恩來說,這幅畫聯(lián)系到兩位重要民主人士,說不定今后可能有用。沈叔羊的《歲朝圖》就這樣被南方局收購。
1945年夏,黃炎培與其他五名參政員一起飛赴延安訪問。毛澤東率領在延安的幾乎所有中共領導,赴機場迎接黃炎培一行。如此高規(guī)格的接待,令黃炎培感動。然而更令他動容的是,當他走進毛澤東會客室,第一眼就看見了《歲朝圖》,看見了自己的題詩。他明白,共產(chǎn)黨人真是拿他當朋友的。所以,他也直言貢獻了論執(zhí)政黨著名的“周期律”。
若干年后,國民黨中統(tǒng)負責人徐恩曾在他的回憶錄中,專門提到這幅畫的事情,除大罵手下人是群飯桶外,還由衷感嘆道:“周恩來搞統(tǒng)戰(zhàn),猶如水銀瀉地,無孔不入。細數(shù)吾黨同仁,難有與其相匹敵者也!”
陳毅與黃炎培的詩酒情
陳毅元帥喜詩、好酒,性情奔放,與著名的民主人士黃炎培曾以詩論酒,留下了一段有趣的交往故事。
那是紅軍長征期間,國民黨反動派一方面加緊軍事上的圍追堵截,一方面大肆進行輿論上的造謠誣蔑,謠傳共產(chǎn)黨人在途經(jīng)貴州茅臺鎮(zhèn)時,縱容官兵在著名的茅臺酒池里洗腳。
然而,民主人士黃炎培對此謠傳卻不以為然,為此,他特意作了一首七絕詩《茅臺》。后來,詩流傳到了延安。中共的領導人在讀了這首詩后都頗感欣慰。陳毅更是非常感動,將從未謀面的黃炎培引為知己。
1945年7月,黃炎培等六位國民參議員赴延安訪問。到延安的第二天,得知消息的陳毅就專程前來看望。一見面,陳毅就說:我們25年不見了!黃炎培愕然:我們是第一次見面啊!陳毅說:1919年我去法國勤工儉學,在上海交通大學操場開歡送會,你代表江蘇省教育會演講,演講共三人,另二位為蔡廷斡和朱少屏,還記得嗎?黃炎培大悟,連說“好記性,好記性”。
隔日,毛澤東宴請黃炎培,周恩來、陳毅作陪。席間,陳毅提議飲酒聯(lián)句,大家贊同。毛澤東率先作曰:赤水河畔清泉水,周恩來續(xù)道:瓊漿玉液酒之最。黃炎培接句:天涯此時共舉杯,陳毅舉杯一飲而盡,收句曰:惟有茅臺喜相隨。吟罷,眾人不禁相視撫掌大笑。
1952年冬,黃炎培到南方視察。途經(jīng)南京時,陳毅特地以茅臺酒宴來歡迎他。席間,陳毅又提到了那首《茅臺》詩,并感慨曰:“當年在延安,讀任之先生《茅臺》一詩時,十分感動。在那個艱難的年代,能為共產(chǎn)黨說話的,空谷足音,能有幾人!”
陳毅即席步原韻和詩二首,以答謝黃炎培。其一曰:金陵重逢飲茅臺,萬里長征洗腳來;深謝詩筆傳韻事,需在江南飲一杯!
黃炎培聽了也很感動,端起茅臺酒,緊緊握著陳毅的手,當場亦和詩一首:萬人血淚雨花臺,滄海桑田客去來;消滅江山龍虎氣,為人服務共一杯!
一個是元帥詩人,一個是民主人士,以文會友,以詩傳情,共同譜寫了一曲統(tǒng)戰(zhàn)佳話。
(以上三篇文章分別摘自《縱橫》、《重慶晚報》、《黃鶴樓周刊》,作者分別為黃競文、楊耀健、丁亮春羅鋒推薦)